不知不觉,高考正一步步向我们逼近,仅剩一个多月了,高考复习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考生的大学梦已经快要实现,理想的大学近在眼前。不过到了这个时间,也不能过于焦虑,应该放平心态。高考前最后一个月是考生们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必须安排好高考最后一个月的复习计划,这样才能稳中求胜。我们为大家整理了高考最后一个月复习策略和方法,供准大学生们和家长参考。
第一.对自己高考的复习进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再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调整复习战略。
我们有必要先停下脚步,全面反思、科学合理定位、明确后阶段复习目标和具体任务。在总结反思的同时,开始系统整理高三以来各次大考试题和梳理错题,认真制订好后期的日计划、着手确定后期重点知识的查缺补漏。基础知识中的未考点和常错点,审题与答题,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及一些细节性问题都是后期要关注的重点
第二.要做到将近年高考趋势及考纲要求了然于心。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建议同学们不要盲目的做题,考试真题代表着命题的真正要求,是最好的训练材料。建议大家认真学习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命题特点、涉及知识点、能力考核点、综合变化点和创新点,对于近年的高考试题不仅要做,更重要的是去思考命题专家的思维特色和命题风格,从而把握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把握高考试题的特点和难易度,熟悉高考试题的答题技能和技巧。对比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到:题型、考点趋于稳定(难度)连续(考查重点)。而17年的高考定位为“平稳过渡、稳中求新”,因此同学们在对高考试题有了精细的解读分析后可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项强化。
第三.进入重点内容的复习和练习。
重点内容还是放在最有把握拿分的基础题、中等题、重点题型以及一些创新题上。值得一提的是:越到后期各地的模拟试题就越多,所以不要随意做套题,更加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考信息。
第四.重视错题的梳理
由于高考最终是以题目为呈现形式,因此错题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平时整理的错题本一定要在这个阶段反复查看和梳理,建议同学每阶段(可以是三天、也可以是一周)都应该对做的所有错题进行总结,然后对错题所在章节知识点进行梳理,比较直接的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将同类的20-30道题进行密集训练一下,看看自己的正确率。
第五.平稳过渡,适当保温。
平稳过渡,适当保温,调整考试生物钟,把最佳状态调整到高考考试的时段。本周要防止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完全放松,二是加班加点。前者过分放松,后者又过度紧张,所以两者都不可取。正确的态度是适度紧张,每天在考试的相应时段进入状态,保留一定的考试感觉。平静当中有紧张,紧张之余会放松。
最后,要培养娴熟的应试技巧。
高考是知识和能力的比拼。但毋庸置疑,只要是考试,就存在技巧。
考试技巧第一位是心理技巧。对学习成绩的波动和其他方面的影响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学会集中注意力,更要学会转移注意力。烦心时,尽情地运动对你是很有好处的。有一点一定要记住,高考是人生中的一次大考,但它只能影响你的命运,却不能决定你的命运。未来命运由你自己决定。遇到难题先跳过、科学分配答题时间、保持字迹工整等等都是良好的应试技巧,应该熟练掌握这些技巧。
希望就在前方,想想当七八月份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祝大家金榜题名,进入理想的大学深造。
来源:三峡教育网